相城区北桥街道:织密“一张网” 服务零距离
作者: 武汉新闻网
更新时间: 2020年10月09日 13:38:13
游览量: 115
简述:
□苏报驻相城区首席记者 袁雪 苏报通讯员 茅一鸣 探索运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,全域覆盖、
□苏报驻相城区首席记者 袁雪 苏报通讯员 茅一鸣
探索运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,全域覆盖、多网融合,打造“一张网”;一格一员、一员多能,组建“一支队伍”;实体实战、共建共享,搭建“一个平台”,相城区北桥街道不断探索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模式。自社会治理“一张网”工作体系运行以来,共流转办理网格事件193246件,办结率达99.95%以上,有效缓解隐患发现难、矛盾化解难、部门联动难等突出问题,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。
全域66个网格点扫码“签到”,压实压紧“铁脚板”
8月中旬,石桥村网格员巡查中发现,网格内某企业西侧空地疑似储存危险化学品。这些危险化学品全部露天堆放在厂区空地上,现场未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,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。
经清点核查,该企业违规储存稀释剂、油漆等危险化学品20余吨。调查发现,该批危险化学品出厂时间均为今年8月10日,隔天上午6点运输至该点,准备分装后发往各地采购商。行动小组立即责令该企业当即整改,排除隐患,并对其存在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。
从产生隐患到发现隐患、再到排除隐患,前后仅用了5个小时,这得益于常态化、深入化的网格巡查。
早在2016年,北桥街道就以网格“坐诊+出诊”的形式,逐步构建问题发现在网格、解决在网格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。如何确保网格日常巡查落实到位、形成长效?街道在全域66个网格点内均设立了二维码,供网格员扫码签到,督促网格员真查深查、定时定量,推动隐患问题发现及时、处理迅速。今年以来,网格巡查上报问题数77029个,已处理76914个,整改完成率达99.85%。
智慧“天眼”全时段在线监控,扫清扫全“小盲点”
一双双“铁脚板”是网格里的一枚枚移动的“棋子”,大数据则是网格里永不疲倦的“哨兵”。
去年,北桥街道引入智慧“天眼”系统,根据街道实际地理地形,以网格功能片区划分为基础,搭建集成指挥中心平台,建设10个高空瞭望点位,并在路面主要路口安装60个高清监控探头作为补充,实现24小时、360度实时在线监控。
自“天眼”系统建立以来,截至目前,已发现并联动处置车辆自燃、垃圾焚烧等消防安全事件207起,偷倒垃圾行为198起,电捕鱼72起,同时协助交警部门完成交通事故责任认定4起。
“以人为本”赋予大数据“温度”和“智慧”,北桥街道借力数字化信息技术,让群众生活更加便利、安全和美好。包括“天眼”在内的大数据系统支撑起了街道在综合管理、交通治理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治理水平现代化,为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,补齐综合治理短板提供了支撑,使得公共服务更加高效,治理更加精细,运行更加安全。
群众“随手拍”一键“投诉”,铺好铺开“共治网”
“铁脚板”+“大数据”织就“天罗地网”,每一名群众参与,则让这张“网”更密更紧。
街道建立起“北桥联动+”小程序,积极鼓励群众利用“随手拍”功能,将自己所见所闻不文明事件及问题上报街道联动平台,平台对上报问题进行审核,转至相关村(社区)或有关部门进行处理。
7月1日,微信小程序收到市民反映,庄基公寓楼发生火灾后,现场废墟无人清理,臭气熏天,希望有关部门及时来清理。平台工作人员立即对工单进行核查,经过核查案件相关信息填报无误符合处办条件,随即流转至庄基村袁新区域网格处办。隔天,现场就打扫清理完毕。
微信小程序上线至今,收到了一批群众的监督反馈问题和意见建议,解决了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,推动群众自治落到实处。
近年来,北桥街道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,进一步拓展和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,做到群众利益延伸到哪里,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就覆盖到哪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