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梅以来,武汉已遭遇7轮强降雨
作者: 武汉新闻网
更新时间: 2020年07月05日 16:30:28
游览量: 128
简述:
入梅以来,武汉已遭遇7轮强降雨 7月2日中午,汉口香港路上,一位行人在雨中赶路。4日 ,武汉新闻日报-武汉新闻网记者从武汉
7月2日中午,汉口香港路上,一位行人在雨中赶路。记者 詹松 摄
武汉新闻网7月4日讯(见习记者范佳昕)4日,武汉新闻网记者从武汉市政府新闻办新闻通气会获悉,今年入梅以来,武汉天气气候主要呈现三个特点:一是入梅时间早,降水过程频繁;二是降水总体偏多,分布不均;三是降水夜间强度大,强对流天气多发。此外,市气象局据最新资料分析,预计7月4日-8日,我市还将迎来一段较强降雨集中期,请大家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气象信息。
今年6月8日,武汉正式入梅,较常年偏早9天。截至7月2日,不到一个月,武汉已遭遇6轮强降水过程,其中27日-29日,全市出现大到暴雨、局部大暴雨,为入梅以来最强暴雨过程。7月4日,第七轮较强降雨过程又迅速拉开帷幕。
入梅以来,截至7月4日11时,武汉累计降水量达260-630毫米,其中中心城区350-590毫米;新洲330-590毫米;黄陂260-580毫米;东西湖260-480毫米;蔡甸300-550毫米;开发区420-630毫米;江夏290-460毫米。除江夏较历史同期偏多四五成外,大部地区较历史同期偏多八成至1.3倍,局部偏多1.5倍以上,累计雨量最大的是在武汉体育中心,达到632.1毫米。
今年入梅后,小时雨强较大的主要发生在夜间,如黄陂刘家山66毫米(6月16日1-2时)、蔡店乡62毫米(6月16日2-3时),汉南邓南55毫米(6月12日20-21时),东西湖体育中心57毫米(6月12日20-21时),新洲区辛冲66毫米(6月9日20-21时)。同时雷电活动频繁,截至7月4日11时,武汉市共发生闪电22588次,是5月闪电总频次(13123次)的近1.9倍,特别是6月12日晚上,发生了武汉市今年以来最强的雷电活动,闪电频次达8090次,并伴有7-9级雷暴大风,最大阵风出现在江夏金口航道码头,风速达25.2米/秒(10级)。
湖北省内,截至7月4日8时,鄂西南、鄂东北、江汉平原等地反复遭受多场暴雨袭击。全省平均降水量高达386.7毫米,刷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。鹤峰、远安、宜昌等8县市降雨量超过500毫米,鹤峰高达760.3毫米。全省较常年同期(170.6毫米)偏多近1.3倍;从空间分布看,全省大部地区偏多七成至3.4倍,其中宜昌一荆门一襄阳一随州一带、鹤峰、竹山偏多2-3.5倍,有23个县市排历史同期第1位。最大小时雨强130.3毫米,出现在襄阳樊城区。
未来一周,雨水仍不会轻易退场。据最新资料分析,预计7月4-8日,强降水将在武汉上演车轮战,过程累计雨量达100-200毫米,局部可达250毫米以上,小时最大雨强40-60毫米,局部80毫米以上。其中,4日中到大雨,局部暴雨;5-6日大到暴雨,局部大暴雨;7-8日中到大雨,局部暴雨。
这段时期,湖北省也将进入连续性较明显降雨时段,主雨带预计位于鄂西南、江汉平原、鄂东北一带,有大到暴雨、局部大暴雨,强降雨中心可能位于黄冈北部、孝感、恩施、宜昌等地。累计雨量鄂西北达30-50毫米,鄂东南达50-100毫米,其他大部地区达100-200毫米,局部可达300毫米左右。过程期间伴有短时强降水、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,最大小时雨强为50-100毫米。
【编辑:丁翾】